苏轼苏东坡,很多人都对苏轼的作品十分欣赏,他不仅是文学史上一位大家,同时还是美食界的大佬,不仅如此,他在政界的职位也是比较高的,宋高宗时期更是追赠为太师,虽然没有实际的职权,但
对于苏轼,大家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知道的也就是关于苏轼写的一些非常精彩的诗句。但是关于他的一些故事,还是非擦汗功能跌宕起伏的。那么这个乌台诗案对于苏轼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巩与宋朝时期著名的人物,王巩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十分的有才华,而且为人性格豪爽正直,对待朋友从来都是真心真意的,当初在朝堂之中做官的时候,就因为他的这个性格受到了很多人的敬
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东坡从徐州调任湖州。依照惯例,他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上奏朝廷,不外乎是些“为臣无甚政绩,感谢皇恩浩荡”之类的套话。坏就坏在,文人习性使然,他在表中不由自主地发了几句牢骚:“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
1、乌台诗案古诗梗概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诗案”是宋代第一起震动
乌台诗案的发生,主要与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苏轼有关,苏轼家的基因是真好,一家之中出了三个著名的词人,还都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第一个便是苏轼的父亲苏洵,第二个是苏轼他自己,第三个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一生的经历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不过
2024-02-21我们的这位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型官员,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文艺理工外交军事无所不包。学问再大和混迹官场是两回事,他正赶上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冒着天怨
2023-06-16 乌台诗案简介:元丰二年(1079),苏轼移任湖州(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
北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囚御史台狱一百三十天的苏轼终于获释。两个月以后,这位北宋最伟大文学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凄然离开汴京城。震惊北宋朝野的“乌台诗案”,就此告一段落。 乍一看去,
诗案之前,苏轼自任杭州通判以来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