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拥有着56个民族,其中保安族就是我国甘肃地区的一个非常特有的民族,人口大约在2万余人,可以说是非常稀少的。保安族信奉的是伊斯兰教的少数民
2023-06-16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
2023-06-16 1、保安族节日—浪山节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 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
2023-06-16 保安族是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迁徙而来,保安令”、“脚户令”、“六六三”等曲调,即兴编词入唱,优美动听。舞蹈吸收了藏族舞的某些特点,动作节奏鲜明、欢快豪放。男子喜欢奏丝竹乐
     宴席舞是具有代表性的保安族传统民间歌舞,通常在娶亲时表演。遇丰收或其它喜庆日子也常跳。 宴席舞来源于保安族的婚礼习俗
作者:陈俊倩保安族人民是一群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英雄儿女,他们也是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人民,刀也是象征着民族精神和勇敢的象征。在保安族腰刀是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它
作者:姜和音乐能够代表人的内心,而民族音乐更能表达出民族特色。少数民族的人都能歌善舞,他们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对未来的憧憬,创造出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对
作者:桂婷保安族腰刀响誉海内外。保安族有着悠久的制刀历史,保安腰刀选材精细、外型美观、锋利耐用、制作技术高超,在甘肃、青海各民族中享有盛名。据说,保安族的制刀手
作者:姜和语言除了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快捷,还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保安族人民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语言,却没有文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安族人
作者:桂婷保安族的民间音乐是以民歌为主,大多采用汉语演唱,分花儿与宴席曲两大类。在花儿中,保安族有自己特有的曲调“保安令”,它是在对回族、汉族花儿改造的基础上
作者:桂婷保安族自称“保安”。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近,历史上被称为“保安回”或“回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这一名称
作者:桂婷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的经济文化命脉,是刀中珍品,具有工艺精美、经久耐用、携带方便等特点。保安人制作腰刀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元代就制有一种木柄皮鞘刀,当时只
作者:桂婷享誉世界的保安腰刀曾经是保安族人民的一种文明图腾和象征,它让保安族的文化传承历史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中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光环的苦旅。然而,在市
作者:桂婷据说,清朝咸丰时期,保安族辗转迁徙,途经青海循化地区时,从塔撒坡修制土枪的工匠到处学到打铁技术。当时制作的腰刀只为实用,如屠宰牛羊等,做工粗糙。迁居至
作者:桂婷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
作者:桂婷饮食食用的牛羊和家禽,须由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屠宰,忌吃一切动物血和自死之物,忌吃一切凶禽猛兽之肉。舀水、舀饭不能用反手。忌在水源头洗澡、洗衣服。其它习惯
作者:桂婷保安族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
作者:桂婷圣纪节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节日
作者:桂婷尔德节。又称尔开斋节、肉孜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是回归及欢乐节日的意思,来源于宗教,是伊斯兰教徒封斋一月期满的标志。尔德节是保安族群众最欢乐、
作者:桂婷保安族节日—浪山节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 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