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大家肯定都知道,毕竟这场战役在古代战争史中也算是非常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了。这场战役是东晋和前秦之间,可是当时两军相差的人数可是非常多的,然而东晋
东晋存在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总共103年。期间国内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很多百姓都是苦不堪言。八王之乱后,司马睿迁到建康,在那里他得到吴姓世族的拥戴。后来很多北方的世族以
顾农:东晋的时尚"><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3 align=center border=0&
4月6日 司马睿建立东晋 孙中山受困旧金山 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3
说起祖逖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他是我国古代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为东晋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他的一生当中,做过的最著名的两件事,一是收复了河南,二则是北伐了。当时祖逖北伐时得到了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光有过记载的皇帝就存在408位,若是再加上那些没有记载的皇帝的话就会更多。在这408位皇帝中,在位40年的有11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10到20
说起东晋,可能很多不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会对这个时期感到非常陌生。晋朝发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样的事,使得好不容易归为太平的天下,再次充满战乱和杀戮,而司马睿最后无奈南迁建
我国出土过很多的古墓,不管是皇帝贵族还是古代的大臣的墓,一般来说如果是合葬墓的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夫妻合葬。然而我国却发现了一座与众不同的合葬墓,那就是东晋时期的一座父
在古代,造反这种事情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是皇帝能够容忍的,而造反成功自然自己当皇帝,但如果失败,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是世家大族,但是却曾经
其实说到这个土断,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小编一开始看的也是有点懵的。毕竟这个是和东晋和南北朝这么重要的东西。那么这个土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对于东晋和南
其实,头些年几任刺史,其中也有原来素称“廉士”的,也都无一例外地满载而归。朝廷决定派吴隐之去广州做刺史,目的就是希望他到那里去树立新的形象,改变过去岭南历任刺史多贪污受贿以饱私囊的弊端。
温峤是华夏文明衣冠南渡的股肱之臣。他依靠才华胆识与人格魅力,联合力量,对抗地方军阀,消除战乱,两度拯救南京于水火,成为“保皇派”里最闪亮的政治明星。另一面,他说话犀利,也不在乎“文
关于处于九五之尊的皇帝,在文学作品中、史书上、影视剧里,我们大概都对之有所了解,尤其是在影视剧里,那场面,臣子黑压压一片跪在地上给他一个人磕头,还要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觉得这皇帝的面子真够足
东晋时期,前秦国皇帝苻坚先后灭掉了前燕、前凉、代等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其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此时,前秦皇帝苻坚踌躇满志,有吞并偏安江南的东晋之志。
谢琰(352年~400年),字瑗度,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重要将领,太保谢安次子、车骑将军谢玄从弟。起家著作佐郎,迁秘书丞、散骑常侍、侍中等职。太元八年(383年),拜辅国将军,参加淝水之战,联合桓伊和谢玄击溃前秦军队,封
淝水之战大胜,史书上未见谢安事前有何周详的筹划。胜后,他却大费心机:先上书固让朝廷授给自己的太保荣衔,害怕父子皆有大功勋,恐怕为朝廷所疑;接着,他唯恐桓氏一族失职怏怏,同时也对桓石虔沔阳兴复之功深加内忌,忧其骁勇难制,又担心他依据形胜之地造
公元377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前景一统北方,东晋王朝受到极大的军事压力,因此连忙照求精兵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东晋重臣谢安向朝廷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朝廷遂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监江北诸军事,镇守广陵。当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从北方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