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有《吕氏春秋》这部书,也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做一字千金,说的就是吕不韦在这本书完成之后,告诉天下人,谁能够改动一个字,就送给他千金。虽然说对于大商人吕不韦来说,千金算不得太大的一笔钱,但是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改动,这千金当
在吕不韦当政的八年之中,秦国这驾战车,并没有停下对六国的攻伐,几乎每年都在对东方发动战争,攻城取地。秦王政三年蒙骜率军攻韩魏,取数城;秦王政五年,蒙骜攻魏,取数十城,设东郡,“断合纵之腰”;秦王政六年,五国伐秦,蕞之战爆发,吕不韦亲率秦军反
2023-08-15《吕氏春秋》当然不是一字千金了,该书有十万多字,如果一字千金,那这部书就真值钱了。所谓的一字千金说的是能修改《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字,不论是错别字还是思想不正确的语
2024-01-15《吕氏春秋》大作问世,吕不韦是倾其一生的心血和理想的浩浩大书的总编者总出版人。说它是一生心血,能够把一本书,锤炼得字字精粹,一字值千金,可见吕氏春秋的立论、观念
2024-01-15确有此说法,历史本就无人能将其看透,不才略抒己见,如有不足之处,望各位提出建议。<br >《资治通鉴》中记载战国时期,各国制定了各式各样的条约,目的是确保各国和睦相处
2024-01-16成书于秦代的《吕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杂家散文集。作者署名的是吕不韦,此人这里不做详尽介绍,因为在刚刚播过的历史大剧《大秦赋》中,“吕相国”已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了
2024-01-17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公子异人,苦逼的在赵国做人质,被商人吕不韦看中,他把异人包装了一番,又设法让安国君没有儿子的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养子,异人就这样成为太子的接班人。
2024-01-17先说一个,《吕氏春秋》怎么可能记录秦始皇帝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是绝对没有的事。<br >《吕氏春秋》是秦相邦吕不韦的门客编纂。全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六卷,一
2024-01-18文|飞鱼说史<br >战国历史,纷书并作,众说纷纭。<br >山东的六国和山西的秦国,共同谱写了这段精彩的历史,但这个山东山西可不是现在的山东省山西省,而是一座山分割开来的
2024-01-18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说这个成语典故。<br >这个典故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2024-01-20看到这个题目,农夫首先想到的便是"指鹿为馬"这个成语。<br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谋图篡权夺位,为了试探朝中究竟那些大臣是顺从他的意图,那些大臣是反对他的,便给秦二世
2024-01-20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可不是为了篡权:吕不韦没必要篡权,因为秦始皇很可能就是他的私生子。<br >从嬴政(秦始皇)13岁继位时,吕不韦便对嬴政精心辅佐、苦心教育。使他
2024-01-20《吕氏春秋》:吕不韦的悲剧可以预料,但历史却不能只看悲剧<br >如果抛开宫廷剧的演绎和世人常见的道德绑架,仅仅就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的本身而言,这本书一直到今天还
2024-01-20《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代类于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该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是先秦思想文化之总结。以儒
2024-01-20《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而成,又名《吕览》。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
2024-01-20此书虽称杂家,然其中儒家言实最多。(今人指为道家言者,实多儒、道二家之公言。参看论《准南子》处)〈四库提要>谓其‘‘大抵皆儒家言”,实为卓识。按《书大传
从《吕氏春秋》看中国传统农学和耕作技术《吕氏春秋》成书于公元前239年,是当时秦国的吕不韦组织编撰的。该书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是现存最早的农学专论,体现着中国传统农学和耕作技术特征。“上农”篇论述农业理论和政策。
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与哲学内容,还融合了当时的科学、医学、天文等知识,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它的结构精妙,分为“八览”、“六论”和“十二纪”,每一部分都围绕着中心主题展开论述,体现了古代学者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古人常把华夏分为九州,陆游有一句诗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他说的“九州”指的就是中原大地,这首诗既是陆游的绝笔,也是诗人的遗嘱,陆游临终前都在遗憾没能目睹南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