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皇子们来说,皇位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了,生活在皇家的人,为了夺得皇位,可以不择手段,即便是杀掉自己的亲人也在所不惜。但是唐朝时期却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人,但是为什么他居然坚决要把皇位让给李隆
汉语当中有这样一个成语叫做兄弟阋墙,出自《诗经·小雅》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是,兄弟之间虽然会在家宅当中有些争吵,但当面对外部的威胁时,总是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种情况总的来说更多出现在平民百姓家中,对于王公贵族来说,随着涉及
唐代有很多有名的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以及唐明皇李隆基,他们都对历史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其中有一位“让皇上”,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生前没有做过皇帝,死后却也被追谥为皇帝。他就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李宪。说起李宪,大家可能觉得
2024-02-10谢邀。<br >李隆基的兄长李宪,并没有登基为帝,为什么被称为让皇帝?这个问题与古代盖棺定论的政治制度有关系。盖棺定论的具体做法就是为死者定谥号。按一般的做法,在生前
2024-03-02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个朝代,唐朝一直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巅峰时期。但同时,唐朝也因为高层的混乱,广为后世所诟病。<br ><br >从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事变开始,一直到
李宪(679年—742年1月5日),本名成器,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嫡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母为肃明皇后刘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负
李宪(679-742年1月5日),原名李成器,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唐睿宗李旦长子,母为肃明皇后刘氏。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立为皇太子,后让位于三弟李隆基。 能诗歌,通晓音律,尤善击羯鼓、吹笛。历任太子太师、太尉,封宁王。
人物生平 仪凤年间,刘氏以宫女的身份进入当时的相王府,不久,生下长子李成器和寿昌公主、代国公主。文明元年(684年),李旦曾即位为睿宗,刘妃册为皇后。六年后,唐睿宗让位
在唐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太子,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让位给自己的弟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他既不是为情所困,也不是想遁入空门,自然也不是受到他人的胁迫。也有很多人,把他和宋朝那个同名的宦官搞混,但事实上他是李旦的长子
李宪是一个聪明人,他深知当时朝政是被李隆基把持,他铲除了韦后和太平公主,势力很大,就算自己登基成为皇帝,也是李隆基手里的傀儡,干脆让位给他,自己还落得一个安稳,于是他才做
唐朝虽然强盛,但皇室内部总不太平。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神龙政变等类似的宫变不断,实际上给唐朝埋下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到了唐睿宗时期,他在选择立太子的时候也是犯了难。按理说,应该立长子李宪,但李隆基明显更有能力,功劳也更大。后来,没想到李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奇怪的人,他生前并不是皇帝,死后才被追封,其实这样追封的皇帝不在少数,可这个人更加奇怪,他明明有机会当皇帝,但是却百般推辞,死活都不肯做皇帝,一定要把皇位让给别人。这个人就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后来被封为“让皇帝”的李宪。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