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朝的节度使,可能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很多人认为唐朝后面变得衰落就是因为节度使的存在。但是也有人认为,唐朝能够存在这么久,也是因为节度使的存在。所以节度使这
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感恩由未报,惆怅空一来。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剑锋摧。...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渔阳老将多回席,鲁国诸生半在门。白马翩翩春草细,郊原西去猎平原。...
最近很多人也在问这个节度使这个制度到底行不行,其实这个制度还真的不行,只要是稍微懂一点的,就知道答案了,因为真的欲望这个东西,不要去测试,真的经不起测试的,所以到底为什么不行
唐朝的节度使相当于如今的省委书记,并且兼职这个省的军区司令,掌握这个省的军权,官职不可谓不大。而高适担任的三镇节度使更是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是唐朝时期的重要官员之一。
节度使和总督都是地方大员,一地之最高长官,虽然它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本质差别仍然较大。节度使制度形成于唐朝,宋朝虽然延续,但由于宋朝整体实行“强干弱枝”的统治模式,节度使的职权一再被削弱,实际上最终已经沦落为了虚衔。总督制度则源于明朝,是
“大有大的难处。”这句话出自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之口,她想要表达的内容就是,一个家族越大,其实管理起来的难度就越大。对于这个话题似乎大家都比较熟悉,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似乎谁都懂,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聊这个呢?之所以说这个,就是因为它
陈洪进(914年—985年),字济川,清源郡仙游(今福建莆田仙游县)人,一说临淮(今安徽省凤阳县人),五代十国末期、宋朝初年曾任清源节度使(平海节度使)。陈洪进出生贫寒,少怀大志,攻读诗文,喜习兵法,以才勇闻名乡里。军旅出生的他,在不断的建
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安史之乱,这也是影响唐朝走向的巨大的事件。而掀起这场叛乱的就是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而这个节度使就是子啊唐玄宗时期设置的,那么他为何要设置节度使,难道不知道这样带来的风险?唐朝起初采取的是均田制,这是一种按人口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唐代尚属于盛世,还没有像其它朝代所谓的生灵涂炭,百姓揭竿而起的情况。后来的安史之乱完全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一次权力的斗争,唐代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了灭亡。而这一切的根源与唐代实施的节度使制度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唐代的节
2023-11-11电视剧《少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句台词放在专门写江湖的《水浒传》里,却莫名有些突兀。《水浒传》是专门讲述江湖的书,讲江湖好
2024-02-27引言:节度使制作为发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至元朝被彻底废弃为止,大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七百年,作为早期的常规地区军队职务,节度使在唐朝时因军事需要而变成了
2024-03-01刺史:也写作刺使,汉代开始出现。最早是由中央政府派出的临时监察官员(级别比较高)后来演化成了郡一级的地方长官。从秦到唐初,地方区划一般是郡-县两级(不考虑封国)
2024-03-01这个没法比啊,唐朝的节度使是使职,没有品级的,是派遣出使地方的官,所以叫“某某使”,表示持节出使地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的级别是看他的本官,也就是阶官,
2024-03-01谢谢邀请!<br >节度使一职,发源于魏晋,始立于唐初。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节度使成为正式的官职!<br ><br >唐朝立国后,对外战事频繁。为了更高效率的调动军队
2024-03-02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br >节度使虽然是大唐帝国的新设计,但是演化的特点更明显。也可以说,节度使是大唐这个母体自发演化出来的。所以,它的
2023-06-16 唐代的特色职位是节度使,许多人在历史书或者电视剧中都曾听过或看过这么一个职位。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一词出现甚
2024-04-24节度使是唐朝初期设立的一个官职,其性质是地方军政长官。你眼中的节度使制度是怎样的?是不是一说起这个制度,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叛乱的节度使安禄山,就是节度使分裂割据的
2023-06-16唐天宝年间设置在边陲的十个军区长官。武德初,于缘边及襟要地区的一些州治置总管府。以本州刺史兼总管,总揽附近数州军事;七年(624),改称都督府。贞观中行军称总管,驻守称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