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丁谓文章
  • 什么原因导致丁谓和寇准的关系突然破裂?

    丁谓是宋真宗时期的权臣,在北宋的历史上名声并不好,被人称为奸臣,但是他才高八斗,与寇准成为了朋友。宋真宗执政晚期时丁谓却与寇准反目成仇了,什么原因导致两人关系突然破裂?两人

  • 丁谓挖渠修皇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丁谓是北宋时期的宰相,可是一个天才型的官员,书上记载的他长得干瘦而精干,一双眼睛有点斜视,可目光炯炯。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首先不可否认他的思维深邃,文采超然,做过许多有益的

  • 北宋宰相丁谓的生平简历

    丁谓(公元966~公元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河北。北宋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

  • 宋真宗时期的权臣丁谓是个怎样的人?最终什么结局?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冬,丁谓与曹利用同时出任枢密使,掌军机大权。曹利用与寇准有宿怨,早仇恨在心,丁谓本来由寇准所荐,得以进宫,但不久前因寇准当着群臣的面,对迎逢自己的丁谓表现的奴颜之相予以公开嘲讽,由此丁谓衔恨,于是与曹利用

  • 丁谓有哪些贡献?他是如何安抚边疆的呢?

    据叶得梦《石林燕语》记载,丁谓以郓、齐、濮安抚使知郓州时,北方契丹铁骑南下,民心惊惶,河北百姓纷纷抢渡黄河,“欲避于京东者,日数千人”,而船民不肯尽力摆渡。丁谓听到此事后,采取果断措施,急忙从监狱中取出死囚数人,“以为舟人,悉斩于河上,于是

  • 丁谓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评价毁誉参半呢?

    年轻时丁谓与孙何最为友善,同以才名著称,人称“孙丁”。他俩曾一同以文章拜谒当时担任长洲县令的著名文学家王禹偁,王县令看了他们的文章十分惊奇,大加赞赏,认为“自唐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当即赠诗云:“二百年来子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

  • 北宋宰相丁谓的人物生平及历史评价

    2023-06-16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

  • 北宋大臣丁谓是奸臣还是忠臣?

      在波澜壮阔的北宋历史长河中,丁谓的名字常引起诸多争议。作为宋仁宗时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他的一生被后世解读为忠臣与奸臣的复合体。一方面,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对国家

  • 丁谓建宫发生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故事?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智者的传奇故事。其中,丁谓建宫的故事便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例子。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讲述了一个智者如何运用智慧解决看似无法

  • 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

  • 王曾简介-北宋名相、诗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王曾生于青州益都县兴儒乡秀士里(今山东省青州市郑母镇) 。其祖上为太原王氏一脉,于唐末五代时避难居于青州益都,

  • 陈彭年简介-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人物生平 他的父亲陈省躬,当过河南鹿邑知县。陈彭年幼年勤奋好学,母亲只有这一个儿子,钟爱非常,不准他深夜读书,影响身体。他就用竹笼把灯罩住,躲在密室里看书,有时通宵

  • 曹玮简介-北宋名将,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人物生平 少年老成 曹玮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六月二十日(7月22日 ),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第四子 ,曹彬任武宁军、天平军节度使时,曹玮都在军中任牙内都虞候。他沉勇有谋,喜

  • 丁谓简介-北宋宰相、奸臣

    人物生平 不动兵刃、安抚边民 淳化年间(990-994年),峡路一带少数民族因不堪压迫,在边境地区纠众造反,丁谓奉命前往处置。他以安抚团结为上,不动兵刃,妥善稳定了局势,得到

  • 王钦若简介-北宋初期宰相奸臣,五鬼之一

    人物生平 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 咸平四年(1001年),王钦若出任参知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围瀛州(今河北河间),进逼贝

  • 丁谓是宋真宗时期的权臣,为何会说他善于附炎趋势?

    丁谓是北宋真宗时一位有名的权臣,善于附炎趋势。真宗初年,权臣王钦若得势时,丁谓专投王钦若所好,唯王是从。王钦若失势免宰相职后,丁谓又采取欺骗手段,获取了寇准的信任

  • 丁谓为何被称为奸邪之臣

    早年,丁谓意气风发,和赵恒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得到重用。以丁谓的学识和能力来说,他的确算是一位人才。但在官场上,丁谓逐渐迷失了自我,他一再迎合皇帝,放纵自己,最后不仅遭贬,连名声也跟着一起坏了。《大宋宫词》中的丁谓,其经历和正史有一定区

  • 丁谓是奸臣还是忠臣

    ​丁谓的确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他机智聪颖,运筹帷幄,干过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但后世却把丁谓当做奸臣看待,这究竟为什么呢?丁谓虽然聪明,但他心术不正,无论对错一味的迎合真宗,还勾结宦官,陷害忠良。丁谓是一个典型的功过参半的人物,当然,目前丁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