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则采用郭守敬的设计,由昌平引白浮、双塔等处泉水,通航条件有所改善,并改名为通惠河,这是京城运河的南线。此外,元代还有一条北线运河的坝河,和闸河情况相似,沿线有坝七处,称为阜通七坝。七坝位置也可复原,最西的千斯坝即在光熙门附近,门内街南则
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天文仪器,由宋朝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整个水运仪象台高12米,宽7米,共分3层,相当于一幢四层楼的建筑物。在木阁的后面放置着精度很高的两级漏刻和一套机械传动装置,可以说这里是整个水运仪象台的“心脏”部分,用漏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