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3年制成,重达2720千克,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整个观测部分由三个大环和一根轴承组成。最外面的大环叫做“子午环”,呈正南北方向竖立着,两面有刻度盘。中间的圆环呈南高北低,与天赤道平行,因此,叫做“赤道环”。
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整个铜球可以绕一根金属轴转动,转动一周代表一个昼夜,球面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北天极和南天极。利用浑象,无论是白天还是阴天的夜晚,人们都可以随时了解当时应该出现在天空的星空图案。我国东汉
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天文仪器,由宋朝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整个水运仪象台高12米,宽7米,共分3层,相当于一幢四层楼的建筑物。在木阁的后面放置着精度很高的两级漏刻和一套机械传动装置,可以说这里是整个水运仪象台的“心脏”部分,用漏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