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珍贵医药典籍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3 align=cente
2024-02-22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医药神,我所知道的第一位是战国时期的扁鹊,他是中国国中医学的开山鼻祖,奠基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所著的《扁鹊内经》,《外经》被称为“脉学之宗”
2024-02-23炎帝<br >神农氏,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首领尊称,即:炎帝。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今宝鸡地区)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药治病(即:神农
2023-06-16 世界医学体系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中医,别的国家的医学也有许多瑰宝,除了汉医,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藏医,确切的说是藏医药学中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是一部集藏医药
2023-06-16隋唐时期在医学上有很大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医学家和重要的医学著作。象隋朝的医学大家巢元方、许智藏,唐朝的名医许胤宗、张文仲、韦慈藏、孟诜、孙思邈,以及医学名著如
作者:桂婷中医学主要是在传统中医和印度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学习而来的。其治疗方法和技巧基本属于传统中医的范畴。蒙元时期,韩医开始自成体系。“四象医学”得到发展。在朝
作者:桂婷普米族历史上曾有少数医生,医术可能是向汉藏医生学来的。由于医疗条件差,人们患病时,多半是请喇嘛念经和达巴打卦、驱鬼等,人们也因此掌握了许多草药知识,掌
作者:桂婷在旧中国,毛南族聚居区缺医少药。但在与病魔长期的斗争中,毛南人摸索到部分常见病、疑难杂症的治疗技术,也从兄弟民族医学中吸取了大量知识与经验,涌现了一批
作者:桂婷由于在很久以前交通、通讯的不便利,而且每个民族之间还面临着语言不通。所以黎族的医药文化在很久之前并不为人所知,反倒是汉族的中医较为流行,但是黎族的医药
作者:桂婷(一)对岭南及壮族地区常见和多发的瘴、毒、蛊、痧等病症,逐步有所认识。《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可见岭南
作者:桂婷1.刺法(包括放血砭法及火针)眉心放血法:回族群众俗称挑头。术者端坐患者对侧,用左右两拇指由眉心(印堂穴)由内向外按捋三次,再用拇指食指揪起眉心,针刺
作者:桂婷医学方面的成就 从唐朝、五代,穆斯林先民就开始在中阿医学领域进行交流,从阿拉伯世界带回了众多的医学著作。据记载,唐代至五代时,中国穆斯林就曾将阿拉伯大
作者:桂婷回族人民善烹调,喜精做食品,在饮食上有本民族的独特习惯,各种风味小吃独具风味。而有些“食谱”“粥谱”“茶谱”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明显的补气补血、健脾
作者:桂婷瑶族的医药大多都是就地取材的药品,结合了瑶医的特点。自古以来,瑶医都是给自己诊病、采药、加工、配方等等。瑶族的居住是在广阔的山区,因此,药物都是天然产
博洽经史,因有医名,被朝廷录用为太医院吏目,有著述数种,但均未传世。李时珍历时30年,参考了800多种书籍,经三次修改,终于编成一部空前规模的本草著作,命名为《本草纲目》。全书分16纲,62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首,插图11
书中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所谓伤寒与现代医学中伤寒的含义不同,而是泛指由外感风寒引起的各种疾病。《肘后方》原为晋代葛洪所著,后人有所增补,是一部具有普及推广意义的实用医药著作。这种情况对大多数
在医学理论,临床各科的诊断治疗,本草学,以及医药学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进步。这是中国历史上内容最丰富的探讨病因病机的一部专著。全书五十卷,分六十七门,有1720论,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在临床医学方面也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