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曾多次拒绝唐太宗所授爵位,长期居住民间研究医学,为人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被人们尊称为“約王”。同时,孙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他提倡养生、食治和怡老,内容丰富,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诸方面
2023-06-16 《食疗本草》,古代汉医饮食疗法和营养学的本草专著。为唐朝孟诜(公元612年—公元713年)所撰。孟诜是汝州(今河南汝州)人。该书是在《千金要方》中“食治篇增订而成的记述可供食
2023-06-16 《食医心鉴》一千余年来一直没有辑本刊印,可以说是中医历史上的一大憾事。这部标志着传统食疗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著作,标志着古老食疗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药膳雏形的著作,到宋代
2023-06-16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曾多次拒绝唐太宗所授爵位,长期居住民间研究医学,为人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被人们尊称为“約王”。同时,孙思邈又
作者:桂婷回族人民善烹调,喜精做食品,在饮食上有本民族的独特习惯,各种风味小吃独具风味。而有些“食谱”“粥谱”“茶谱”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明显的补气补血、健脾
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食物除“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因
“食疗”是研究养身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一门学科,“食疗”是不加药物,“药膳”是食物加药物,但它又不是中国药膳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的目的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延长生命,拥有健康。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
药酒人类最初的饮酒行为虽然还不能够称之为饮酒养生,但却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此类药酒严禁孕妇服用,即便是外用,也严禁涂搽腹部,以免引起流产。此外,酒精是很好的溶媒,对药材可以提取出较高比例的成分,民间习惯用贵重药材浸泡药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