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教育家吴玉章逝世"><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3
东北大学纪念张学良110周年诞辰 一批张学良生活照片首次与公众见面"><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
张学良劝溥仪到国外读书:你要听我话"><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3 align=center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7周年,日军企图故意挑起事端,好占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正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第一部。当时张学良作为东北奉系军阀首领,下达了了不做抵抗的指令,让日军直接拿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了54年之久,直到1991年才恢复了人身自由。重获自由的他并没有回到祖国大陆,这是为什么呢?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获准赴美探亲,曾公开表示有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意向。中央知道后,便派人去邀请张学良回大陆,派
1928年6月4号,皇姑屯事件爆发。军阀张作霖乘坐的专列被日本关东军炸毁。大帅受重伤,于沈阳官邸逝世。 张作霖是奉天人,早年做了土匪,将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最终统一东北,成了奉系的大军阀。也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日本人对于侵占东北的计划迟迟不能实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作霖、张学良是一对鼎鼎有名的父子,都曾权倾一时,尤其是张作霖,自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入主北京担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了国家最高统治者。 不过随着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战争,奉系旧军阀部队
张学良年轻的时候很有个性,也很有脾气,只要是让他不开心的事情,不管对方是谁,张学良都会给他好看,即便是蒋介石,也是被张学良给扣押了,这才有了“西安事变”。那么张学良为何要发动西安事变?他又为何一定要扣押蒋介石呢? 张学良是因为“东北易帜”才
1989年,于凤至临终前留下了一份口述回忆录,并交代在她与张学良等人百年之后公诸于世。这是一份向历史负责的证言,首次披露了与少帅结合和“离婚”等家族及政坛的内幕秘闻。 于凤至回忆说,1939年末,我们又被押解到贵州省修文市。第二年春天我患了
张学良晚年在谈到西安事变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事情就是到36岁。这句话也道出了少帅的无奈和不甘。在笔者小时候,读这段历史,总有个问题萦绕,为什么张学良一定要送蒋介石回南京呢?他如果不送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当然,张学良的高尚节操和品行是他护送
少帅是什么官职?为何张学良被称为少帅?原来是影视剧误导的结果! 民国这段时期的风云人物有很多,很多人也都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的大名自然也就被我们这些后人熟悉了,而张学良绝对是这段时间知名度较高的一个人了,当然对于一个历史人物
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哪个君王会允许自己大权旁落?用上帝视角看,杨宇霆确实该杀,只是杀杨宇霆的时机不对,不像他老爹,不懂得隐忍。 我要表达是过多人寄希望于杨在东北能拖一段时间甚至抵抗住日本。但是杨支持的是东北完全自治,甚至分裂。在日全面侵华的情
西安事变,有很多的疑点。蒋介石纵横政坛多年,很多人都了解他的脾性。那问题就来了,张学良为何会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周围的人没有阻挡吗。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的事情,大多数的读者还没有了解,今天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 西安事变,牵扯到很多人,主角蒋介
张学良处死杨宇霆主要在于杨恃才自傲毫无顾忌并低估了张学良的杀心。 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作霖被炸身亡,年仅二十七岁的张学良成为东北最高军政长官,但他面对的当年父亲手下不乏虎狼之臣。当时东北军系统号称有三大派别,即老派、士官派、学
但就东北的实际局势而言,张学良杀杨宇霆和常荫槐,行为过于草率,事后张学良声称杨常二人野心太大,杨宇霆甚至涉嫌阴谋干掉张学良而代之,个人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扯淡,杨宇霆也许对权力欲望过重,想进一步拿下更多的实权,但说到取而代之,杨宇霆并没有这个实
张学良杀杨宇霆,直到90岁的时候他还对此非常后悔,他曾说:“我做的最错的一件大事就是杀害杨宇霆”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讲,他觉得这是天意,杨宇霆还是必须得死。 杨宇霆是张作霖的老部下,辅佐张作霖的时候能力卓绝,更重要的是忠心耿耿。1920年的直皖
假如张学良没有清理杨宇霆,位高权重的杨宇霆会反吗?我们先不说张学良和杨宇霆之间的个人恩怨,假如张学良不杀杨宇霆,杨宇霆会不会造反杀了张学良,这个不好去做定论。但如果杨宇霆不死,可以肯定的是奉系会陷入长期的内战状态。 首先我们知道奉系有三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