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与辉煌: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3 align=cen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莅任之初,便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到北大后,《新青年》也随之迁至北京。陈独秀呼唤民主与科学,倡导文学革命,已是闻名遐迩、家喻户晓的人物,赞颂他的人,将其奉为楷模,诋毁他的人,则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辜鸿铭在新文化运动中站在保守派立场,其主张含有一种“中体西用”的色彩,他主张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反对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来改造中国,极力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体系,对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及现代以法律,武力作为统治的手段嗤之以鼻。 一
2023-09-19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发生在明朝中期,那时候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版业也很发达,比如《金瓶梅》这样的书也印刷了出来。那时候还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那就是王阳明
2023-06-16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深刻,不仅解放了思想,还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但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
2023-06-16辜鸿铭在新文化运动中站在保守派立场,其主张含有一种“中体西用”的色彩,他主张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反对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来改造
2023-06-16图:陈独秀墨迹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莅任之初,便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到北大后,《新青年》也随之迁至北京。陈独秀呼唤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