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其名与字的对应当取自“觊觎”一词。《三国志》作伯儒当为近音误传。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晋朝太保卫瓘之父。少年早成,以才学著称。司空曹操辟为属吏,历任茂陵县令、尚书郎、治书
卫觊的字:伯儒分享:卫觊,字伯儒,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字“伯儒”不仅体现了他的个性和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期待和尊重。首先,卫觊的字“伯儒”中的“伯”字,通常表示排行老大,有尊敬和领导的含义。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见称。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属吏、茂陵县令、尚书郎。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即将爆发,但此时荆州牧刘表答称支持袁绍,而关中诸
人物生平 出生官宦 卫瓘出生于儒学官宦世家,高祖卫暠在汉明帝时是著名的儒士。父亲卫觊,任曹魏尚书。由于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
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出自《华芳墓志》,名字取觊觎。《三国志》中做伯儒当是觎儒二字近音同音弄混之故,当从墓碑),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 卫觊少年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