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孙峻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勇士,任职侍中。可谓是一代前途美好的青年才俊,但为何会被家族踢出家谱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孙俊是如何犯错,并被踢出家谱的? <br > 孙峻,字子远,三国东吴吴郡富春(
孙峻的历史地位与官职解析分享: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孙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主要在东吴展开,对东吴后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介绍孙峻的官职以及他在东吴历史中的角色。孙峻的官职孙峻,字子远,在东吴的政治体系中担.
孙峻在他年少时就显现出骁勇果敢,精明强干,胆大刚决。孙权晚年时,孙峻升任武卫都尉,并任侍中。孙权临死前,孙峻受遗诏与诸葛恪、滕胤共同辅政,孙峻被封为武卫将军,都乡侯。孙权死后不久,诸葛恪开始专权。建兴二年春(253年),诸葛恪不听劝谏,执意
人物生平 聂友(?-253年),字文悌,豫章郡(今樟树市)人。聂友有口才,年轻时担任县吏。黄武元年(222年),虞翻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县令让聂友护送虞翻出豫章,虞翻和他交谈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孙峻在他年少时就显现出骁勇果敢,精明强干,胆大刚决。孙权晚年时,孙峻升任武卫都尉,并任侍中。孙权临死前,孙峻受遗诏与诸葛恪、滕胤共同辅政,孙峻被
公元256年,孙峻死了。孙峻死前,把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堂弟孙綝。孙綝便代替孙峻掌管内外一切军务政务。这年,孙缣年仅26岁。把至关国家利益的权力交给一个这么年轻的人,可见孙峻对这个堂弟也是非常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