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古代,皇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说是有非常大的诱惑力的,因此皇帝们对于权臣也是非常忌惮的,没有一个皇帝希望自己的身边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臣子,因为他们会让皇帝感到威胁,因此不管是手段强硬的皇帝,还是比较柔和的皇帝,都会想尽办法把臣子的
东汉时期的蔡邕,迫于压力,依附军阀貂蝉的,将情人作为钓饵奉献出去以后,精神损伤太大,心理变态,便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肯加以原谅。后汉的蔡邕,是继马融、郑玄以后的大学者,
桓温是东晋著名将领,谯国龙亢人(今安徽怀远)。在他15岁时,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韩晃杀害。当他18岁时,曾参与杀他父亲的江播死了,于是他怀揣利刃大闹灵堂,杀了江播儿子江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段子,比如桓温便是其中之一,此人用一个阴差阳错的命令,打赢了一场艰难的战役。桓温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是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桓温出身
王猛(公元323年-公元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善于谋略和用兵,助苻坚统一北方,成就霸业。婉拒桓温王猛自幼家贫如洗,常常以卖畚箕为生。但是王猛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尤其好谋略和军事之类的书籍。少年王
公元354年,大权独揽的桓温开始第一次北伐,他统兵4万攻伐前秦,攻入关中,给前秦造成很大压力。但此时的桓温已经是强弩之末,晋军粮草不济,只能后撤,前秦趁机出战,桓温大败,只好撤军,第一次北伐失败。
温伐蜀之时,曾遇见一个历经诸葛亮时期年过百岁的小吏。明末的冯梦龙在《智囊》中引用了桓温和诸葛亮小吏的故事,故事后面写道:为人处事最难做到的就是处处恰当,事事妥当。
桓温(公元312年-公元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汉族,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杰出的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宣城内史桓彝长子,东汉名儒桓荣之后。晋明帝司马绍之婿,曾经因溯大江(长江)之上剿灭盘踞在蜀地的“成汉”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根据《晋书》记载,桓温是东汉大儒桓荣之后。但据历史学家田余庆考证,桓温的高祖(或高伯祖、高叔祖)是三国时期在嘉平之狱中被司马氏诛杀的曹魏大司农桓
人物生平 避世隐居 东晋太宁三年(325年),王猛出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 光市)。就在他出生两年以前,青州被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攻破,东晋降卒三万人死于非命。王
人物生平 讨勋救楚 朱序是当世名将,起初担任何职不详,后来经过多次升迁至鹰扬将军、江夏相。 兴宁三年(365年)十月,梁州刺史司马勋起兵反叛朝廷,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
人物生平 历经显职 王坦之弱冠之时与郗超并称,时人谓之: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仆射江虨选举官员时,本打算以王坦之为尚书郎,然而王坦之却说:自东晋建立,尚书
人物生平 随兄北伐 桓冲初任鹰扬将军、镇蛮护军、西阳太守。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桓冲跟随桓温北伐前秦,更在白鹿原击败苻雄。战后因功迁都督南阳、襄阳、新野、义阳、顺
人物生平 坐中颜回 谢尚从小就很孝顺。七岁时兄长去世,他哀恸的感情超出礼法,亲戚无不感到奇异。八岁时,更显得聪明早熟。谢鲲曾带谢尚为宾客饯行,有客人说:这小孩子是座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郗超年轻时卓越超群,放荡不羁,有旷世之才,在士林中交游广泛。他善于清谈,见解义理精妙入微。 永和元年(345年),会稽王司马昱被授为抚军大将军,征辟郗
人物生平 识度清远 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负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与叔父殷融都酷爱《老子》、《易经》。殷融舌战辩论斗不过殷浩,著书立说则胜过殷浩。殷浩因此被那些
桓温, 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是东汉大儒桓荣之后,出生宦官世家的桓温,不仅俊美,还是文武双全之人,于是晋明帝就招为驸马,桓温作为驸马,带兵打仗,先后灭掉成汉,有多次北伐,慢慢的
有一个人在诸葛亮死后90年出生,“功盖诸葛第一人”,此人到底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猛(公元323年-公元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善于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