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嵇康文章
  • 嵇康为什么要和山涛绝交

    说到嵇康和山涛,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俩是竹林七贤。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可是绝对的偶像派。粉丝都是成千上百的,完全是文人雅士的追求榜样。但是就是这样两个人。嵇康竟然要

  • 西晋名士嵇康为何被杀:“诬陷”朋友“盗嫂”

    自古以来,将他人文章或书信中的只言片语,单独剥离出来,断章取义,并以此为由,影射出罪名,是中国历代统治者铲除异己的惯用手段。而嵇康的这封情绪激烈、意气慷慨的书信,自然也撞到了司马氏集团的枪口上。很快,这封信就被吕巽告发,司马氏集团也正好以此

  • 嵇康怎么死的?嵇中散之死

    曹操,二便是嵇康了。读鲁迅先生的日记知道,他为了编辑一部完整的《嵇康集》,所花费的时间,长达十数年。投注如此精力和心血,可见他对这位愤世嫉俗的文人,那种特别的敬仰之情。

  • 嵇康儿子嵇绍的故事:嵇绍血衣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有一个儿子叫做嵇绍。嵇绍是一个罕见的孝子,他在父亲死后,年纪轻轻便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他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自己的母亲,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孝行,抚慰母亲丧夫的悲怆。嵇绍不仅在家孝顺,还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人。那时

  • 嵇康与千古绝唱《广陵散》

    2023-06-16在我国的文学史上,魏晋期间有七位文学名士,他们七人的共同特点是性格狂放不羁。因常聚于竹林下饮酒,故称“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有一人叫嵇康是三国曹魏时谯郡(

  • 西晋名士嵇康为何被杀:“诬陷”朋友“盗嫂”

    2023-06-16正如前文所说,表面以孝治天下,但实际上滥杀滥赏的司马氏集团,对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所流露出的决不与他们合作的态度,和公开反对他们篡位的

  • 嵇康和阮籍的故事

    2024-06-05大家好,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与阮籍和嵇康有关的历史故事。魏国末期,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权力斗争,司马氏残酷地屠杀曹氏当权人物和他们的党羽,排斥拥护曹魏的人,最后

  •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观

    司马氏父子控制了曹魏政权后,大量诛杀异己,嵇康亦遭杀害。“越名教”即超越“名教”,嵇康彻底否定了以儒家“名教”为主体的传统教育。嵇康在痛斥了“名教”压抑、破坏人性自然发展的严重危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任自然”的教育主张。不过,嵇康“越名

  • 竹林七贤七人中的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_竹林七贤嵇康的一生

    “竹林七贤”是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七位古代名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及向秀、刘伶、阮咸”七个人,而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是魏晋时谯国铚县人,历史上他是三国时曹魏的思

  •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个什么样的人?《广陵散》是他创作的吗?_嵇康的广陵散真的失传了吗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一作黄初四年(223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并改姓为嵇。嵇康的父亲

  • 晋代“竹林七贤”隐藏一对同性恋?

    这样一个男人,没有点奇异的故事那是浪费了。所以《世说新语》语焉不详地提到过他和阮籍有同性恋关系。

  • 嵇康为何寓居山阳

    嵇康,字叔夜,谯国至(今安徽省宿县)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据《魏氏春秋》记载:“(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嵇康因“非汤武而薄周

  •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玄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

  • 阮咸简介-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人物生平 放达任情 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南)人。为人任情不拘礼节,与叔父阮籍游于竹林,当时信守礼法的人讥讽他们的所作所为。阮咸和他的侄子阮修、王澄、泰

  • 刘伶简介-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人物生平 放达任情 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他身高六尺(不到一米五 ),容貌丑陋。放肆情志,常以身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从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

  • 山涛简介-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人物生平 早有识度 山涛的父亲山曜,官至宛句县县令。山涛早年丧亲,家中贫困。少年时即有器量,卓尔不群。喜好《庄子》、《老子》,常隐居乡里,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与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