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早期实力并不强,甚至还被其他官员所嫌弃。当时曹操准备去刺杀董卓,还想以此名留青史,但最后暗杀失败只能仓皇而逃。不过董卓死后,曹操突然迎来了一个救驾的机会,他率先入住朝廷迎接天子,立下首功。此后曹操便开始把控朝政,并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启
其实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正是荀彧,还有部分汉臣也支持曹操,不过他们的初心只是想借用曹操来稳定朝局,以免汉室被人取代。所以荀彧才会支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愿让他称王称帝,最后两人彻底决裂。实际上曹操当年已是骑虎难下,他知道自己除非跳脱
说到董卓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也是个狠人,他也干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没完,因为他的下场实在是太惨了,其实在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很多,为何唯独这个董卓下场这么惨呢?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研究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原因吧!
读《三国演义》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站在尊刘贬曹的立场上,以刘备为汉室正统,以曹操为朝廷之贼。我以为《三国演义》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是因为作者要更好的表现小说里的矛盾冲突,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头号枭雄,其军事、政治能力在当时可谓是首屈一指,无人能出其右。最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尽心尽力地打造自己的事业,克服各种困难,消灭四方虎视眈眈的敌人,最终成为魏帝国的奠基者。曹操事业的起步是聚义兵,反抗董卓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三国曹操进行的,可是在三国曹操以前有很多人常有机遇,1个是袁绍,1个是刘表。
《三国志.周瑜传》中,周瑜曾说过一句话:"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这句话道出了当时中原军阀们对曹操的看法。这也是迄今为止曹操为世人所不容的罪过之一。大家认为曹操自命为汉朝"丞相",实则干的是违背和
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一些有识之士揭竿起义,想要给世界改头换面,也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段岁月中,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卓越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传出了一番天地。在天
我们先来看看,199年时刘协的生存状况。当时,刘协被曹操从洛阳带到许都已经4年了。公允地说,曹操对待刘协还不错。曹操让刘协过上养尊处优的日子,吃穿用度是不愁了;还为刘协重新搭建了一个朝廷班子,引回一部分诸侯自觉前来臣服、进贡,让他多少找回了
汉献帝刘协,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是罗贯中的贬曹之笔,正史中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挟持天子而控制所有诸侯,而“奉天子以令不臣”是供奉,尊奉着天子控制着不听朝廷的臣子,“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曹操的谋士毛玠的建议,而“挟天子
2023-06-16汉献帝刘协,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是罗贯中的贬曹之笔,正史中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挟持天子而控制所有诸侯,而“奉天子
2023-12-30周郑交质,说的是周平王和郑庄公互相交换太子和世子为人质的事情。<br ><br >我们先讲讲时代背景。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天子的威望已经大大不如前。而且我们之前的文章还讲到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5年,为何不敢称帝呢?分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5年,为何不敢称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他知道,在bai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他若废帝自立,诸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5年,为何不敢称帝呢?分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5年,为何不敢称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他知道,在bai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他若废帝自立,诸
挟天子以令诸侯究竟为曹操带来了哪些巨大优势。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让曹操获得了哪些政
董卓以诛灭十常侍为名义,率军进入洛阳,从此势力大增,随后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己担任相国,独揽朝政。由于董卓残暴不仁,滥杀无辜,各路军阀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在内外讨伐中,最终被其义子吕布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