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民国时期,说到中国的民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中国的民国其实是继封建社会之后中国的又一个新的时期,其实,民国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当时民国的经
中年以后,对文字更有通感,也因为生活,我突然就读懂了张爱玲。特别是她中年后的文字,我觉得更如她的生活:灰头土脸,落魄无助。小说中人物的奋力挣扎和寂寞无助,其实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最真实的张爱玲。
昨天,张爱玲最后一部小说《少帅》繁体版由台湾皇冠文化集团正式出版。这本书由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编辑整理,邀请青年译者郑远涛翻译而成。
看到这样一段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话:“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晚年张爱玲在美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她仍然无法摆脱生活中“咬啮性的小烦恼”,因为跳蚤(虫患),她多次搬家(迁居,为了行动方便,
1949年,政权易手,上海文坛的“传奇”时代结束。3年后,张爱玲远走香港。迫于生活压力,这个出身簪缨望族,从未到过农村、从未接触过中国革命的她,却写出了两部政治倾向极其鲜明的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
去上海博物馆看元代青花瓷器展,简直是去朝圣,等了好多年了,十年前上海博物馆就考虑筹备这个展览,这次终于办成,在各国博物馆借来馆藏实物近百件,这对于元青花发烧友来说,就像过一个盛大节日。我是冲着那个鬼谷子《下山图》大罐而来的,这个大罐曾在伦敦
据张爱玲遗嘱执行人林式同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她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这似乎是夸张,因为这样算下来,张爱玲搬家次数达 180多次,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张爱玲给文学史家夏志清的一封亲笔信里,说法更吓人:&am
张爱玲的文字是非常迷人的,她写出了当时中国文坛所没有的一种很特别的风格,难怪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在张爱玲的小说里面,我们能够看到她对一些物质细节的描写,对物质生活的一种向往,对钱的在乎,对生活细节的享受,以及对娱乐的关怀。
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翌年她到麦道伟文艺营写作。可是,她的第二部英文小说没有《秧歌》的好运。
张文达先生,原名孝权,祖籍湖南,定居上海。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抗战时期协助赵朴初居士做救济总会工作。1980年移居香港,为香港各报写专栏文章,有时一日两三篇。常有传神之笔,堪称“随笔艺术”,誉满香
原标题: 张爱玲美国的最后岁月:死后一周才被发现 经公众号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wcweekly)授权转载。 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倒于美国公寓的地板上,穿着她生前最爱的赫红色旗袍,而距离她去世的时间,已经过去整
1.颜值林徽因>杨绛>冰心>张爱玲林徽因高居民国四大美女之首,其人非常的漂亮,是那种天然的美、自信的美、古典中透着现代的美,还有众星捧月的美。单从追求者就能看出,林徽因的追求者众多,比较有名的就有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他们这多角恋之间的醋
2023-06-161.颜值林徽因>杨绛>冰心>张爱玲林徽因高居民国四大美女之首,其人非常的漂亮,是那种天然的美、自信的美、古典中透着现代的美,还有众星捧月的美。单从
2024-02-11卢梭说:“女人最使我们留恋的,并不一定在于感官的享受,主要还在于生活在她们身边的某种情调。”情调是女人精美的包装,也许你并不漂亮,但是你可以具有优雅的气质、
2023-06-16 说到张爱玲的故事也挺多的,一般都是关于她的写作的,也有关于她的生活的,还有关于她的爱情故事的,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故事是,话说这个张爱玲晚年好像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就是“虱子
2023-06-16 张文达先生,原名孝权,祖籍湖南,定居上海。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抗战时期协助赵朴初居士做救济总会工作。1980年移居香港,为香港各报写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