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不仅是一个官员,还是一个文学家,他的文学造诣颇高,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擅长运用典故来说理,精辟,风格有时遒劲有力,有时又情韵深婉,这样能够自由驾驭和转换风格的文
这首《老人行》读过的朋友可能不多,是王安石一首比较冷门的作品。该诗内容探讨了一些人性方面的问题,字面意思比较容易懂,但其中隐藏的含义,可能需要思考一番。那《老人行》的全
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究其愿意还是当时的皇帝们厉害,非常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发生在宋朝时期,当时王安石变法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变法,是继商鞅变法后的有一个改
说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大家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位爱国诗人,他也确实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其实王安石在当时也是朝廷命官,最高做到了丞相的位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大宋朝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朝代,这里中国经济达到了高度的发达,但是也有着靖康耻犹未雪的屈辱;这个时代她孕育出了与唐诗比肩的宋词,千有理百诗酒百篇,后又有东坡大江淘尽千古风流
说到这个青苗法,相信很多人都直到,这个就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措施之一。当时这个青苗法主要就是但针对当时的一些现状所推行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怎么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
轿子古称肩舆,这种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在《史记·夏本记》中已有记载。但在远古,轿子只是非常有身份的人在非常必要的时候(譬如大禹治水走遍全国)才偶一用之。汉唐之际轿子仍不常见,我们从史书上可以看到,即使是高官贵族也还是
王安石自视甚高,惟我独尊。不仅瞧不起现实中的人,就连古代圣贤他都藐视。他罢相回到金陵后,住在刘相故宅。竟然在小厅写下“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做卧龙”的诗句,有数十处之多。意思是诸葛孔明也没啥造就,只
名言嘉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荣誉称号: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出生:1021年1月12日 逝世:1086年4月6日 祖籍:江西临川 出生地:江西临川 逝世地:江宁
名人语录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周公》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所发起并领导的一场规模宏大的变法运动,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名人历史】 王安石(公元1021年-公元1086年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叫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年少时喜好读书,一经过目终身不忘。他写文章,速度飞快,看上去以为漫不经 心,写完后,看过的人都佩服他文章的精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大为赞赏。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史学评论中,对王安石变法基本是否定的。如南宋大儒朱熹说王安石变法导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史学评论中,对王安石变法基本是否定的。如南宋大儒朱熹说王安石变法导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北宋庆历二年,21岁的王安石进京参加进士科的考试。经过主考官们的阅卷,考试成绩很快就出来了:第一名是王安石,第二名是王珪,第三名韩绛,第四名杨寘。
宋仁宗皇帝有一次在皇家宫苑里宴请一些臣子,为了活跃气氛,仁宗决定每人只发一副渔竿和一盘鱼饵,让大家自己到御池里去钓鱼,然后由皇家的御厨现场服务,现钓现吃。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