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向曹操借来10万支箭,使得周瑜、鲁肃等人心服口服。不过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故事,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借箭一说,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故事还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很多人好奇,诸葛亮借箭的当晚为什么还要叫上鲁肃,实际上鲁肃正是
刘备和孙权能组成联盟,其实全看孙权一方愿不愿意,但这件事在东吴内部也出现了两种声音。周瑜是主张不与刘备交好,而鲁肃则认为应该和刘备结盟。当然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孙权还是选择采用鲁肃的策略,并且此后打赢了关键的赤壁之战,阻断了曹操南下的计划,不
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被称为是东吴四英杰,他们四位对东吴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不过要说这四英杰之首到底会是谁呢?以功绩和地位来看,周瑜应该还是位居首位。但单看能力的话,鲁肃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可以说鲁肃权谋才智有时候会比周瑜更加富有远
孙权能下决心抗曹,鲁肃当是第一功臣。鲁肃对于东吴的贡献可以说奠定了东吴此后自立的基础,孙权早期一度犹豫是要降曹,还是抗曹。期间鲁肃多次进言称“众人皆可降曹,惟将军不可降曹”,这才让孙权坚定信念。此后鲁肃帮助孙权制定天下大计,并且力挺同刘备形
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赤壁之战后,刘备接连拿下荆州、益州。此后孙权命人向刘备讨要荆州,但次次都是无功而返,这让孙权极为恼火。后来东吴派兵直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见势也出兵抵抗,眼见吴蜀联盟即将破裂,鲁肃主动邀请关羽当面
“三分天下”最早的提出者,其实并不是诸葛亮,而是鲁肃,很多人知道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但其实在诸葛亮之前,东吴的鲁肃早已经提出来了类似的说法。既然同样都是三分天下,那肯定要放在一起说一说了,鲁肃和诸葛亮关于三分天下的策略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了解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演义中,关羽一人来到东吴地盘和鲁肃商量荆州一事,结果给鲁肃留下一个胆怯的形象。实际上,单刀赴会的主人公并不是关羽,而是鲁肃,因为关羽担心鲁肃摆鸿门宴,所以鲁肃决定亲自前去与关羽会面。论口才
2023-12-06周瑜,吴国大都督。青年才俊,文武奇才,风雅之士,娶妻小乔,天下美谈。在人生中,年纪轻轻便掌管吴国军队,火烧赤壁,使曹操八十万大军瞬间在樯橹间灰飞烟灭,此役一战成
2023-12-06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往往都会为周瑜“抱不平”:明明是一个心胸开阔的儒雅君子,却偏偏被写成了嫉贤妒能的小人。<br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并不是最“冤”的,还
2023-12-06年少粗疏未可轻,榻边视画最分明。直将诸葛同心事,空被张昭识姓名。<br >大业竟从身后定,丰碑自向墓前横。指因风义人争说,细故何能概一身。<br >上面这首诗出自三国时期东
2023-12-06在三国中,东吴由于处在南方,它受到的关注就比较少,很多东吴的杰出人才,在后世也容易被人低估。事实上孙氏并非是江东本土士族,他们是从外部靠着武力,强行夺取的天下,
2023-12-06鲁肃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他是典型的成也《三国演义》,败也《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度确实提升了鲁肃这个人物的知名度,但相应地也混淆了鲁肃的
2023-12-06三国时期,江东孙氏集团既没有曹操官宦之后的背景,也没有刘备的皇叔之名,却能够立足于江东与前者逐鹿天下,靠的就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大都督。如若比较四人的综
2023-12-06鲁肃年轻时就知道填下已乱,于是放弃治理家事,而散财,卖地赈穷结士,并以此结交了周瑜,可谓战略成功,鲁肃袁术无纲纪,便知鲁肃不足以立事,弃之而去,可谓敢舍敢得,战
2023-12-06三国演义,这部广受大众喜爱的佳作,流传至今而不衰。更是有公推的三绝,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三者可谓是名气都十分大,各有一批支持者。三国中当还有一最,最
2023-12-06一直以来,鲁肃给世人的印象都是忠厚老实、勤恳实干,论武功不如周瑜血气方刚,论谋略不如张昭才智过人,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一个打酱油的存在。然而,这都是后人对鲁肃的
2023-12-07四大都督中,周瑜文武全才,拒曹操于赤壁,保江东之不失,奠定三分天下之雏形;鲁肃长于战略,为孙权订百年大计,力主联刘抗曹,巩固孙刘联盟共图天下;吕蒙勇而有谋,勤而
2024-04-04“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军师家、谋略家的排名,历来是各执一词。不管你怎样排,都会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责甚至弹劾,因此不如不排,还不如学习一下他们的智慧。如果非要排
鲁肃:三国时期的杰出战略家分享:鲁肃,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他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鲁肃以其深远的战略眼光、卓越的外交才能和坚定的执行力,在混乱的三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鲁肃出生于士族家庭,早年即展现出过人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