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成祖和朱棣其实也还是有很多的说法的,就好比他写的《永乐大典》也还真的是厉害啊,前后接近4亿字这样的,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编纂这个书呢?难道真的是因为这
虽说朱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将,但却非常重视文化事业,他上台后不久就开始大力扩充国家藏书,并编纂了一部传世的经典大书《永乐大典》。 可以毫 不夸张的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永乐元年七月,朱棣命侍读学士解缙主持编纂此书:天下古今
《永乐大典》介绍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以及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由二千名学者在1403年--1408年编成(目录占60卷),11
2023-07-28先来一段百度上的描述: 《永乐大典》 是中国前现代最大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按照中国传统的学科类别进行分类。 全书正文 22,877 卷 (章节),序论和目录 60 卷,共装订成 110
2023-06-16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
2023-06-16《永乐大典》介绍《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以及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
2024-05-08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下诏编撰的“百家之书”书稿正式成型,朱棣亲自作序一篇并命名为《永乐大典》。第二年,誊抄工作全部完成,至此《永乐大典》正文2
2024-05-08在明朝历史上,皇帝继位都是按照严格的“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原则,但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从来都不缺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论,就算你顺应理法当
2024-06-04《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
2024-06-04明朝嘉靖年间重录《永乐大典》后,有关大典的记载就很少见了,特别是永乐正本的下落更是扑朔迷离。有人认为大典正本毁于战乱或火灾,早已荡然无存。怎有人却认定大典应该是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下令编纂《永乐大典》。高僧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带领3000多文臣接手这项任务,前后耗时四年。按照朱棣的要求,大典共辑录图书七八千种,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
《永乐大典》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大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汇集了上至先秦、下至明初的各类著作七八千种,全书共达一亿七千万字,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典籍。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在嘉靖年间重录以后,正本却下落不明了,对此,产生了种种说
于是“私觐太子”、“无人臣礼”便成为才子的死罪,朱棣把解缙扔进大牢那一刻,已经厌烦昔日宠物到了极点,
解缙这才意识到,皇帝实际上是想借由这部大书的编纂,使意识形态高度集中到他指定的方向上来,自己。
《永乐大典》是清朝永乐年间,由2000多名学者花费5年时间完成的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一共有一万多册,字数达到了惊人的3.7亿字,估计一个人想全部读完一辈子时间可能都是不够的。那《永乐大典》中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呢?既然是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两部都算是古代的集大成者,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朝,四库全书成书于清朝,它们都是对古典文献的一个整理集合,这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不过,尽管有很大的共同点,这两部书却始终还是两部书,必然会有一些不同点,那么,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
说到《永乐大典》其实大家都知道真的很神秘的一本书籍了,但是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本谁被烧毁了,真迹不在,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的,话说最近永乐大典就现真身了,那么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件事情我们来仔细的分析看看吧!
说到一些古籍的修复的等问题,还是非常的有难度,非常的神秘的,而且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也需要很多资金的投入,就在昨天字节跳动设立了一项专项基金,投资1000万修复《永乐大典》等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