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28日,一三二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和他的老上级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佟麟阁在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对日作战中,相继战死,壮烈殉国。
此时南苑的守军,包括37师一部(这里本来是38师的防地,后转交37师)、佟麟阁副军长率领的军部机关人员和军官教育团、特务旅孙玉田部两个团、骑9师郑大章部的一个骑兵团,还有一二九运动之后,热血学生组成的一个学兵团(还没有发枪)。
历史解密:赵登禹牺牲后遗体藏寺院八年后入土分享:崇敬抗日英烈的北京龙泉寺老方丈,带领四名僧人,连夜出城在高粱地中寻得将军遗体,抬回龙泉寺装殓。为避开日寇耳目,将灵柩隐藏在寺中八年之久。1935年8月,第二十九军被调到北平地区驻防。1937年
78年前赵登禹将军因何蒙难?赵登禹究竟怎么死的分享:当我走进赵登禹将军的女儿赵学芬家客厅的时候,甚至一度感到了历史的恍惚–迎接我们的是一条干练劲捷的汉子,国字脸,笔直的鼻梁,剔出的剑眉,紧抿的嘴唇,俨然照片上的赵登禹将军的影子。经人介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