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观澜:标点的妙用"><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3 align=center border=
古籍智能辅助标点系统下周将进行网上公测"><head ><body><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3 align=cente
祝允明和唐伯虎同是明代有名的文人,一个写得一手好字,一个画得一手好画,两人情同手足,志同道合。一年除夕,他俩到杭州访友,在街头遇见一老一少,正蹲在墙脚啼哭。上前询问,才知这一老一少是爷爷和孙女,因家乡遭灾,进城求乞,路经强家大门时,不小心撞
2023-06-16 祝允明和唐伯虎同是明代有名的文人,一个写得一手好字,一个画得一手好画,两人情同手足,志同道合。一年除夕,他俩到杭州访友,在街头遇见一老一少,正
写文章怎样使用标点符号?这似乎太“小儿科”了!会写文章的人,哪有不会使用标点符号的?然而不尽然,我就是一个经常“举号不定”的人。譬如我写本文开头的两句话,第一句,似乎既可用“,”又可用“?”;第二句,似乎既可用“。”又可用“
原文标题:智海观澜:标点的妙用 CFP供图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但小小标点开始使用之后,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郭沫若曾经说过: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一个标点符号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可以使语言记录更加准确、生动,耐人寻味,还可画龙点睛。 十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