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宪政认为,政治的正当基础只能是公民个体的私人偏好。公共法律必须要以一种可确认的方式追溯至私人偏好。任何超越私人偏好的集体诉求,即便是民主政治过程形成的法律,都应当接受法官的审查。法律可否通过司法审查,关键取决于它是否实现了国家权力和
1982年宪法,在结构上作了一个重大调整,就是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章调到国家机构一章之前,当时主要考虑有两点:一是我们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是这样调整可以更好地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922年4月下旬,孙中山命国会议员叶夏声起草“五权宪法”,拟由国会非常会议通过。5月,该提案在国会遇阻闯关失败,草案撤销。不久,孙中山再嘱叶氏“试起草”。稿成
日本军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多的因素在起作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中确立的近代天皇制。究竟《大日本帝国宪法》所规定的近代天皇制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有何关系呢? 明治维新后,伴随资本本义生产方式的输入和酉方民主、自由思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立宪主义而制定的首部宪法,颁布于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并于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很多情况下,该部宪法也被称作《明治宪法》或《帝国宪法》。与现行有效的《日本国宪法》相对应,也
《日本国宪法》(日语:にほんこくけんぽう)(又被称为“和平宪法”)是1947年日本施行的宪法文件,确立了日本政府的议会制及保障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 明治宪法 明治(めいじ)宪法,又名大日本帝国宪法,颁行于1889年,是日本首部的现代宪法。
《日本国宪法》(日语:にほんこくけんぽう)(又被称为“和平宪法”)是1947年日本施行的宪法文件,确立了日本政府的议会制及保障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根据宪法,天皇是国家的象征,但只能扮演“纯粹仪式上的角色”。 这套宪法较为著名的地方是其第9
2023-06-16叶夏声承孙中山之命起草的《五权宪法草案》 1922年4月下旬,孙中山命国会议员叶夏声起草“五权宪法”,拟由国会非常会议通过。5月,该提案在国会
2023-06-16 给人面貌一新的现行宪法,4章,138条,1万余字。它正确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包括“文革”的沉痛教训,贯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3-10-07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于1777年11月通过了《邦联条例》,1778年经各州批准后该条例生效。根据条例,解散了原来的大陆会议,建立了邦联政府,它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各州联合体。
2024-02-016月5日是丹麦宪法日(丹麦语:Grundlovsdag),相当于丹麦的国庆节。人们在今天纪念丹麦宪法的颁布,庆祝丹麦民主的开端。<br ><br >图visitCop
2024-02-01《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选取革命斗争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关键性历史瞬间,
2024-02-01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目的在于纪念现行宪法的诞生,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培养社会公众崇尚宪法、服从宪法和遵守宪法的意识。
2024-02-01我们国家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的宪法,我们建国以后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中国人民共同政治协商会议纲领,是1949年9月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第
2024-02-02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br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制定了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正式
2024-02-02第一部宪法诞生于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2024-02-0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36年12月5日苏联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
2024-02-02最早的资产阶级宪法是英国的不成文宪法,它是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争夺政权过程中互相妥协的产物。通过一系列逐步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宪法性
2024-02-0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制定和颁布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1982年12月4日<br ><br >由
2024-02-02你好!我国只有一部《宪法》<br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br >1988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