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南朝陈后主干了件很对不住后人的事,尤其对不住歌词作者。他做了一首《玉树后庭花》,命1000名漂亮宫女唱。这千人合唱团肯定水平不错,直唱得声绕江南晓夜闻。可偏偏随之他的江山就不在了,《后庭花》遂成预兆不祥的靡亡之音。
揭秘:《后庭花》为什么成为不祥的靡亡之音?分享:古代的歌赋往往按照固定的词牌名来填词,后庭花就是著名词牌名的一种,由于后庭花与亡国之君有许多典故,现代往往认为唱后庭花的是不详之音。当初,南朝陈后主干了件很对不住后人的事,尤其对不住歌词作者。
很多人都读过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名为《泊秦淮》,而对于诗中最后一句又有一些疑惑,“隔江犹唱后庭花”,乍一看,“花”怎么能是用来唱的呢?不过我们知道,古人在写诗写文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些典故,“后庭花”同样是一个典故,那么这个词又表示什么意
很多人都读过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名为《泊秦淮》,而对于诗中最后一句又有一些疑惑,“隔江犹唱后庭花”,乍一看,“花”怎么能是用来唱的呢?不过我们知道,古人在写诗写文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些典故,“后庭花”同样是一个典故,那么这个词又表示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