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最新文章
  • 五代十国时期简介 ,五代十国称呼的由来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1、五代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

  • 五代十国:后唐短暂的由盛到衰

    后唐庄宗灭后梁后,定都洛阳。此时河北三镇已定,后唐国力强盛。岐国李茂贞对后唐称臣,后唐庄宗封他为秦王。公元924年李茂贞去世,后唐庄宗的长子李继岌担任凤翔节度使,正式吞并了歧国。前蜀王建在建国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得前蜀在经济与军事都十分

  • 五代十国的文化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禅宗

  • 五代十国桑维翰的历史评价 万古之罪下的治国有道

    1、关于桑维翰简介桑维翰字国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名大臣。桑维翰是洛阳人,出身于898年,死于947年,享年49岁。桑维翰简介中提到他长相丑陋,而且身材短小,但是他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他的心里,认为自己拥有七尺之长,而且颇具优势,所以他

  • 五代十国服饰 审美观趋于朴实和理性

    五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人们的审美观趋于朴实和理性,逐渐将大唐的恢宏绚丽淡为疏朗简雅的风尚。封建帝制统治下的社会,若国家富足安宁,统治者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的审美自然开放、多样、多变、例如整个唐代社会喜爱张扬和炫耀,其丝绸配色

  • 五代十国经济 北方经济比较落后不如南方

    唐朝后期因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黄巢之乱的因素,使得北方战乱不堪,人口流移南方,田园荒芜。到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交迭频繁,北方战火始终未能平息,北方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持续大减。直至后周后期才逐渐恢复,但经济力始终不如南方。而南方则较为安定,

  • 五代十国科技 南方十国的科技发展较北方五代兴盛

    由于战乱与天灾,五代十国的科技发展不如唐朝,而南方十国的科技发展较北方五代兴盛。然而整体而言,在制瓷雕版、农业水利与火器方面仍有发展的地方。1、天文朝廷的历书因为藩镇割据不能遍及全国,人民为了能有历书使用,纷纷采用民间历书。其中唐朝曹士所编

  • 五代十国文化 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禅宗也在本时

  • 五代十国政治 大体沿用唐朝制度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变化很多,官职时常废置不常,其制度比较混乱。朝廷设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由于五代十国战乱不断,枢密院的权力往往比三省来得大,所以时常以宰相兼领枢密使。五代十国以“

  • 南楚(907年-951年)

    南楚历史简介南楚(907年-95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中国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史称马楚,以潭州(今长沙)为首都。自907年马殷受封楚王开始,南楚共44年,若从896年马殷割据湖南开始计,为56年。南楚创建者是许州鄢

  • 闽国(909年-945年)

    闽国历史简介闽国(909年-94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由王审知建立,先后定都于长乐府(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闽国共历六帝,享国三十六年。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其长子王延

  • 吴越(907年-978年)

    吴越历史简介吴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统治者为临安钱氏。由钱镠在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吴越国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太平兴国

  • 南唐(937年-975年)

    南唐历史简介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为李昪(徐知诰)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南吴太和七年(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

  • 南吴(902年-937年)

    南吴历史简介南吴(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有二都,分别为西都金陵府(今江苏南京)以及东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由于国君姓杨,因此也叫“杨吴”。历四主,享国三十五年。若从892年杨行密受封淮南节度使计,为

  • 后蜀(934年-966年)

    后蜀历史简介后蜀(934年-96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一国,孟知祥所建立的政权,定都成都,又称孟蜀。后蜀共历2帝,享国32年。同光三年(925年),后唐攻灭前蜀。不久,中原大乱,后唐庄宗李存勖被杀,李嗣源夺得帝位。时任西川节度副使的孟

  • 前蜀(907年-925年)

    前蜀历史简介前蜀(907年-92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一国,907年由王建所建,定都于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历二主,共18年。王建于天复三年(903年)受封为蜀王,天祐三年(906年)他在成都建立行台,次年唐朝被后梁太祖禅代,后

  • 南唐二陵:五代十国最大的帝王陵寝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江宁区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后的钦陵和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于1950-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组织发掘,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 钦陵和顺陵的墓室规制基本相同,沿墓道而进,有前、中、后三室,室顶和四面全用

  • 《花间集》:汉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汉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全书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汉民族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集中收录晚唐至五代18

  • 《旧唐书》:保存了唐朝的第一手史料

    今人说起唐史,首推《新唐书》,少提及《旧唐书》。虽说《旧唐书》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缺陷,但其自身的史料借鉴价值还是很高的,这给后人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便利。《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

  •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