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24来源:历史铺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大诗人,因为对官场失望,从而辞官回乡。一天 ,袁枚偶然听到了宏济寺的钟声,便来到了这里,在这里他遇到了和自己惺惺相惜的诗人蒋士铨。
“谁有兴致在这里题诗”袁枚心中想着,便看了下去。只见诗是这样写的:
随着钟声入梵宫,凭谁一喝耳双聋。
梁椤不解无言旨,辜负拈花一笑中。 下面还有四句:
山水争留文字缘,脚跟犹带九州烟。
现身莫向三生事,我到人间廿四年。
“好诗。”袁枚心中暗叹。他自己本是性情中人,因此,对能写出真性情的诗句也特别喜爱。这首诗写得很大气,毫无矫揉造作之情,颇合袁枚的口味和他现在的心情。诗后署名“苕生”,袁枚猜了半天,也想不出这苕生是谁。于是便问寺里的和尚,这诗究竟是谁写的。
但问了很多人都没有答案。袁枚只得将诗抄录下来,打算日后慢慢寻访。
回家后,一有人来随园做客,袁枚便拿出诗来,向他们讨问作者。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从一一个朋友口中得知,苕生即是当时文坛,上颇有才气的作家蒋土铨。心中不禁非常惊喜。他平时就很喜欢蒋土铨的文章,看来,苕生果然是和自己一类的人,心中暗暗将他引为知己。
后来,蒋土铨得知了袁枚四处寻觅“苕生”的事,很为袁枚引自己为知己而感动。于是,特地给他寄去了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
神交岂但同倾盖,知已从来胜感恩。
蒋士铨是在向袁枚抒发自己的知已之情。是诗将他们二人连在了一起,这种精神的默契是世上最最难得的。后来,他们二人果然因诗结缘,成为最好的朋友。有一年除夕,蒋土铨梦见自己登清凉山做诗,身边还有袁枚为伴,袁、蒋二人的友谊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