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古代皇帝封赏臣子时都是赏赐黄金万两,皇帝真的有那么多黄金吗?

时间:2024-08-25访问:10来源:历史铺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硬通货”的象征,一直也有“乱世藏黄金”的说法,足见黄金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我们在看一些古代的电视剧之时,常常会见到皇帝封赏臣子的镜头,一般都是赏赐黄金万两、丝绸千匹等等。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怀疑过,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古代,竟然能随随便便就赏赐万两黄金,皇帝真的有那么多黄金吗?

黄金作为极其昂贵的稀有金属,一般都是各个国家保存于国库的贵重物品,任何朝代的皇帝都不可能随意的封赏,要不然国库早就空虚了。要知道,在秦代之前,开采技术和冶炼技术都是比较落后的,黄金一般多在底层的矿中,因此是比较少见的,多数也就是数量少的小金块而已,因此随意赏赐更是不可能。

那个年代,皇帝们普遍称为“金子”的,并非如今指的贵金属黄金,一般都是说的“铜”。铜作为一种金属,很早就在我国被开采冶炼了,由于铜的化学性质也不活泼,而且开采量很大,因此存量很多而且保存时间长,被古人拿来作为货物交换的媒介,等于是现在的钱。皇帝们赏赐的黄金万两,其实不是黄金而是铜了。

黄金一直到汉代早期,才被真正的开采冶炼出来。但是因为黄金数量稀少纯度不高,还没办法作为货币进行流通,一般都做成了珍贵的装饰品,或者是玩物供人把玩欣赏。再后来黄金开采的数量逐渐增多,慢慢取代了一部分货币,成为了皇帝赏赐的真正黄金,但是由于杂质分离技术不够,黄金中的杂质很多,纯度也不高,其价值也并不算特别高。

再到后来,黄金因为只能由皇室开采,皇家的黄金储备量很多了,皇帝对其也就不太看重,开始被用于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大臣。黄金离开了黄家宝库,进入市场流通,于是其货币价值就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分散于全国各地。此外当时所赏赐的单位“两”,也并不是现在的重量单位,比起现在的“两”重量要缩水不少,所以并不是真的赏赐那么多,剧中的黄金万两一般只是为了烘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