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2023-11-13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我对于《送别》这首诗的研究,不仅仅只是从文学角度去探讨诗歌的艺术价值,更主要的是通过诗歌反映出历史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我们来看一下《送别
2023-11-27《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共两首,分别为《登鹳雀楼》和《凉州词》。这两首诗被誉为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之一,反映了唐代时期西北边疆的艰苦生活和边塞士兵的忠诚。一
2024-02-10目录导航:王之涣墓志铭全文这是谁的墓志铭,是古文!(有图)太平公主对上官婉儿刻的碑文唐代墓志铭为何如此多王之涣墓志铭全文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墓志铭全文如下
众所周知,边塞诗便是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而边塞诗人就是古时候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他们多喜欢在诗中描写边疆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边关战
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黄河远上白云
身世之谜王之涣在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人。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做官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
人物生平 身世之谜 王之涣在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人。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
人物生平 少年聪颖 约开元三年(715年),岑参生于湖北荆州,时其父岑植为仙州刺史。 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开元八
人物资料 唐朝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高适出生。 唐朝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二十岁。于是年前后到长安,后客游梁宋,遂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躬耕取给。自此时起至开
人物生平 嵩山学道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 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了,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其实这一首的诗的名字叫这个登鹤雀楼,那么这个鹤雀楼和黄鹤楼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到底是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一起来学习看看!
实际上《登黄鹤楼》,是告诉世人要有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不知道大家在读这首五言绝句时,有没有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玄外之音。很多人对《登黄鹤楼》的解读,还是停留在表面,其实整首诗包含的寓意非常深刻。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登黄鹤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一句诗到底是出自于哪一首诗呢?很多人说是黄鹤楼,那么真的是黄鹤楼吗?下面我们就仔细的来分析分析看看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体描写的是哪座名楼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