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祁山文章
  • 祁山有着什么特殊之处?

    三国演义相信很多朋友们都看过了,诸葛亮为了能够匡扶汉室,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机。在演义当中,诸葛亮可以说是忠于蜀汉,屡次建言献策。先是帮着刘备征伐四方,占据了西蜀巴中地区,之后又北伐到了中原地区,并且留下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一说到祁山,大家

  • 诸葛亮北伐为何只走祁山这条路?别的路不行吗?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一直都被后人不断的讨论,但是抛开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和原因之外,只单单看他行动的路线,就会发现,诸葛亮每次北伐的路线基本上还算是比较固定的了,他走的最多的就是祁山这条线了。然而诸葛亮为何每次都会选择从祁山走,为什么

  • 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北伐完整路线

    刘备死后,诸葛亮决定不再坐以待毙,整顿大军六出祁山想要克复中原。无奈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差距甚远,加上司马懿只守不攻,活活把诸葛亮给熬死。如果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诸葛亮六出祁山

  • 六出祁山的诸葛亮,为何如此执着于北伐?

    说起三国中的军师,总是避不开诸葛亮,确实这位三国的顶级谋士留给后世的传说实在太多了,让我们不得不对他的经天纬地之才感到由衷的赞叹。自从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晚年都在

  • 历史上真的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吗?

    说到六出祁山,现在已经成为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的标志性事件,诸葛亮每一次进行北伐,都会从祁山出兵。然而,这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由于小说巨大的影响力,现在很

  •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先主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临终前委托军师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并授予诸葛亮全权处置蜀国军政大事。诸葛亮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他为北定中原,先出兵平定了南方,我们熟

  • 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 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其一生经历,自阳都而荆襄,而巴蜀、云贵、汉中,几乎涉足大半个中国。到了他的晚年,随着北伐的连年用兵,在陇原大地上也多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 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诸葛亮到底取得了什么战果?

    2024-03-23前言:<br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顿兵陈仓城下,再次无功而返,那么,他的多次北伐,是否取得了像样的战绩了呢?<br >本文,将就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原因以及战果,做一个简单的概

  •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专家:简直天大笑话,缺少基本历史常识!

    2024-03-23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后世贤臣良相的典范,诸葛亮的事迹代代流传,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尤其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姑演义》的广泛传播更让诸葛亮的形象深

  • 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 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2023-06-16 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其一生经历,自阳都而荆襄,而巴蜀、云贵、汉中,几乎涉足大半个中国。到了他的晚年,随着

  • 诸葛亮六出祁山不实 姜维九伐中原也虚

    诸葛亮伐中原,其实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在魏太和二年,即蜀建兴六年的春二月(公元228年),这一战,诸葛亮刚开始假意要攻郿。赵云根本不是主将,只是和邓芝一起被派到箕谷去做疑兵。曹真(当时根本没有司马的事,曹真才是大将)奉诏率大军到郿去防御,诸葛

  • 诸葛亮的六出祁山难掩其心虚

    失荆州,败白帝后,蜀之势弱,已显山露水。 诸葛亮面对残局,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蜀汉一下子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与他早年的政策是很有关系的。在这时动手改革,犹如对病重之人用重药,诸葛亮的个人性格,又决定了他采取保守疗法,竭力以战术代替战略,

  • 诸葛亮六出祁山不实 姜维九伐中原也虚

    诸葛亮伐中原,其实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在魏太和二年,即蜀建兴六年的春二月(公元228年),这一战,诸葛亮刚开始假意要攻郿。赵云根本不是主将,只是和邓芝一起被派到箕谷去做疑兵。曹真(当时根本没有司马的事,曹真才是大将)奉诏率大军到郿去防御,诸葛

  • 祁山考

    祁山,是诸葛亮攻夺陇右的桥头堡,是伐魏战略中的重要地带,故史籍中多有“攻祁山”、“围祁山”、“救祁山”、“出祁山”之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的六次伐魏战役称为“六出祁山”,亦说明了祁山在军事战略上所具有的突出地位。然而,查史籍对祁

  • 论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北定中原的关系

    建安十二年(207)冬,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之大计。“择主而后动”的诸葛亮深感刘备至诚,“兴复汉室”的下统思想使他俩不语而合,演出三国史上有名的君臣遇合佳话一草庐对。诸葛亮全盘托出自己对时局调查研究的成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