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年,辽军大举入侵宋境,深入宋朝都城附近之澶州,其间仅隔一条黄河。一时之间,宋朝廷大哗,宋真宗急召大臣商议。王钦若建议迁都金陵(今南京),大臣陈尧叟(蜀人)主张迁都成都,宰相寇准则主张坚决抵抗。最终,宋真宗采纳了寇准的主张,在澶州打败
天书降世之后,祥瑞连现。有一天,天上出现紫色的云彩,犹如龙凤一般,出现在皇宫的天空。各地也纷纷呈报祥瑞出现。兖州的父老吕良等一千两百七十八人上书朝廷,请求真宗封禅。宋真宗自然开心,这是天下百姓对自己统治的肯定啊。可是宋真宗依然强掩欢欣,下旨
中国历朝都有奸臣,不仅有一般的奸臣,还有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奸臣。但是综观历史数千年,恐怕没有哪一个朝代出过宋代那么多奸臣。可以说,宋朝就是一个盛产奸臣的时代。 两宋时期,何以前奸后继、奸臣辈出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寻的历史现象。思之再
作为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赵普还促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导演了一场古今权术家叫绝的“杯酒释兵权”的悲喜剧。不凡的谋士遇见了不凡的皇帝,有功于社稷的赵普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并且一干就是十年。有功的武将们虽然都回家了,地位
现代社会,只要身在高位一天,就多一天权益,所以谁都不想早早的退休。其实这种情况在宋代也是一样,下面就为大家揭秘宋代官员不愿退休真相,一起来看看吧!【致仕介绍】 致仕”就是还禄位于君,退休养老的意思。”将“致仕”解释为把官职、禄位交还给国君,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是一位了不得的皇帝。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虽然《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元朝的疆域最强盛的时候是世界第一大国,无人能敌,疆域版图北到北冰洋,南到泰国,东到台湾,西到埃及、地中海。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总领土达1400万平方公里。有许多人谈论元朝的时候总是说元朝的寿命短,统治才多久?这是不可观的,今天就来与
当上皇帝后,大多数人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出表率。可宋理宗赵昀却是个另类,不但不做榜样,反而公然招妓入宫,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 宋理宗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
在现代,“快枪手”是是所有男人都不愿意背负的一个贬义词。但是在宋代,这却是一个赞誉,许多学子争当“快枪手”!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宋代,宋太祖武夫当国,欣赏那种下手快的高手,于是他出台了一个非常奇葩的政策,规定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
秦桧,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在人们印象中他就是一个贪生怕死,而且还陷害一代名将岳飞的罪人。不过很少人知道,他原本却是个力主抗金、反对求和的强硬派。到底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进攻东京汴梁,当时还在
中华上下五千年,皇帝多的数不清,可以说登上皇位的人基本上没有庸才。但还是例外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史上最倒霉的宋光宗赵惇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大家可知出于何人之口呢?其实这句千古名言就是宋真宗赵恒之口,下面就为大家着重介绍宋真宗赵恒的生平事迹与死因。 【人物简介】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
史上暴强的一个组织,是铁木真的队伍。我常常提醒人们,不要急于为成吉思汗的功业激动,更重要的是多看看他是怎么从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的,究竟是哪些具体行为事件决定了这个过程。 铁木真幼年丧父,他和母亲被族人排挤,赶出部落,流落草原,着实过了几年濒
宋太宗赵光义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谓是毁誉参半,那么到底真实情况如何呢?他是否真的杀了宋太祖赵匡胤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逐一解惑! 人物简介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
北宋由于始终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除了太祖和太宗时代还有一些大将之才外,其余时代,根本没有出色的军事人才。直到宋仁宗年间,才出现了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他就是北宋著名的“面涅将军”狄青。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身长7尺,浓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叫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可谓无奇不有,其中就包括“革命因为请客吃饭”!《战国策·中山策》记载,中山国的国君大宴宾客,司马子期在座,席间中山君为宾客们分食羊羹,但是“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没有分到。于
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开宝九年赵匡胤见众官已被收服,立即赶往皇宫,迫周恭帝逊位。文武百官就列后,发现尚未制定禅位诏书。哪知,翰林学士陶穀(gǔ)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念给百官听。赵匡胤换上龙袍,接受群臣朝贺,正式登极为帝。由于其所领归德军在
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元年——至道三年太宗本名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光义,即位后改名炅(jiǒnɡ)。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太宗像赵廷美大8岁。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
不管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谋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终太宗一朝,却始终无法摆脱太祖的阴影。太宗继位之后,面对的一个头疼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此后的皇位继承。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廷美是皇位第一继承人,并由廷美传回太祖之子德昭。这是太宗所不愿意看到的。
真宗先后有三位皇后,第一位妻子潘氏是名将潘美第八个女儿,在真宗即位之前就去世了,后追封为皇后。郭氏是真宗第二任妻子,真宗即位后封为皇后,景德三年(1006)去世。真宗第三位皇后,就是著名的刘皇后。真宗去世之后,刘皇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