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自高祖李渊建立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到开元年间,唐朝已进入了全盛时代。但随着玄宗日益殆于政事,盛唐开始走向衰亡。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
南诏国(738年-902年),古代国名,是八世纪崛起于云南一带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复二年(902年)唐人郑回的后裔郑买嗣灭亡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隋末唐初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
一提到藩镇割据,大家想到的往往都是国家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凄惨局面。但藩镇割据有时候对于国家来说却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却因藩镇制度让它延续了140多年。盛唐时期,由于国土疆域太辽阔(约1200多万平方公里),在古代那种条件下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界点,那么为何在这场大的混乱过后,唐朝无法恢复先前的兴盛时期了呢?1、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是唐朝无法恢复安史之乱之前盛世的主因。晚年的唐玄宗昏聩不已,非常相信安禄山,让风华正茂、貌美如花的杨玉环当了这
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859年9月7日10日),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李忱于长庆元年(821年)获封
金吾卫(jīn wúwèi)北周夏官所属,有武环率下大夫、武候率下大夫等官。隋有左右武侯,皇帝出行时,先驱后殿,日夜巡察,止宿时司警戒之责。炀帝改为左右候卫,所领军士称佽飞。唐初未改。龙朔二年,采用汉执金吾旧名,改称左右金吾卫,设大将军、将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联合发动的军事政变,虽然这场政变以被镇压结束,仍然对此后唐代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场政变不仅带来了社会混乱等现象,更造成藩镇割据、边疆不稳的局面,成为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政令传达与执行,前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真正成型于唐朝。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大业二年(606年),杨广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
在甘肃敦煌,有着享誉世界敦煌壁画,精妙绝伦,令人赞叹。敦煌壁画历史悠久,早在十六国时期就存在了,而其中最辉煌的时代便是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壁画题材丰富,形态生动。敦煌壁画泛指党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所分布的石窟寺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
如果说有哪个王朝能代表封建王朝的巅峰,那必定是唐朝。如果非要用一个城市在代表古代灿烂的文明,相信不少人都会选择长安。长安就是这么厉害的城市,在盛世唐朝,长安的名望更是达到了巅峰。唐长安城,以隋大兴城为基础,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唐长安城初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的第一大城市,人声鼎沸万国来朝。由于长安城巨大,所以对城市的管理很严格。当时长安的贸易区与居民区都是分开的,贸易在市,居民区就是坊了,据说当时长安城有108坊。长安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唐
唐朝出过好几位明君,但也有大家不熟悉的皇帝,比如唐武宗李炎,他原名叫李瀍,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性情沉稳,智勇双全,杀伐果断,历史上与李炎有关的著名事件是“灭佛运动”,李炎为什么要灭佛呢?佛教是怎么得罪他了?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26岁时登基。
盛世王朝通常代表着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唐朝作为著名的朝代,开放包容,经济发达,文化交融,形成独特的现象,各种思想文化在长安城碰撞。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成就了我国历史上最为长久牢固的政权。国家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经济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当时各国来朝四方进贡,使得长安城热闹得不得了。不管是长安百姓做生意,还是与外国商人做交易都需要有固定的场所,于是东市西市就出现了。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
现代住房对很多年轻朋友来说是一道难题,看着高高的房价也是让人发愁。那在古代,有没有发生过住房问题呢?这次我们就此唐朝为例,看看当时在住房问题上都有哪些规定。网上有朋友问,唐朝住房有阶级之分吗?实际上是有的,而且区别非常大,对于大臣贵族来说根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极为独特的朝代。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国力强盛,而在于其包容、开放的政策,自信乐观的风貌。受一些画作和陶俑影响,在今天许多人的认知中,唐代女性以丰腴为美,因此认为她们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尊处优。但其实不然,受男性尚
藩镇不得不说对于晚唐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本来大唐维护国防以及边疆安全采取的是府兵制,可到了唐玄宗时期改变了,这是因为唐朝面临着频繁的对外战争,很多都是在边疆地区,这样一来,舟车劳顿,还有后勤的保证都是问题。所以唐玄宗采取了募兵制。其实这个制
藩镇割据一直是唐朝最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唐玄宗时期爆发,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给予唐朝重创,它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样,将唐朝“拦腰斩断”,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在唐朝将士的艰辛奋战下才终于被平定。不过安史之乱的结束,并不意味着
唐朝自“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割据的问题开始初见端倪,并成为了遗祸唐朝百年之久的存在。以至于,唐朝最终因藩镇之乱而走向覆灭。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便可以发现,“河朔三镇”近乎成为了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的一个代言词。这中间,“河朔三镇”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