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自此唐朝由盛而衰陷入长达150多年的混乱局面,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而河朔三镇与中央政府的权利博弈则是重中之重。仅从地图上看卢龙、成德、魏博,占据着今河北大部分地区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北的部分地区,
元和十五年(820),力图削平藩镇的唐宪宗为宦官所杀,穆宗即位之后,乘着连长期闹割据的河北三镇都已归顺的大好形势,下诏裁减各藩镇兵力,希望通过这釜底抽薪之法,彻底解决藩镇问题。并未真正受朝廷控制的河北三镇,一闻诏令,故态复萌,相继再叛。虽然
唐朝享国289年,但自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走向衰落。在唐朝中后期的140多年里,唐朝的皇帝们竟然对河北的两个县束手无策,派兵征讨屡次失利,只得进行招抚,任其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河北这两个县,对于唐朝来说,如同噩梦的开始,最终埋葬整个大唐王朝!
到了武则天之后,唐朝中央政府逐渐取消行军大总管这一官职,转而设立节度使。行军大总管这一官职为何会在武则天之后退出历史舞台呢?唐朝为什么会设立节度使呢?行军大总管有其自身的缺陷行军大总管为朝廷临时设置的职务,比如边境线上,唐朝和哪个国家爆发冲
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是继隋而建立的强大的唐朝。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击败了东突厥吐谷浑,臣服了漠南北。唐高宗李治又灭西突厥,设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大唐帝国疆域,东起朝鲜海滨,西至达昌水,是当时世界第一发达强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
流求国,或称“流求”,系中国唐代史家魏征和令狐德等在《隋书·流求国》和《隋书·陈棱传》中所提到的一个在东方海上的岛国。根据该史料的记载,在公元7世纪初(大业年间),隋炀帝派遣二名武将,数次到达流求国,征讨流求住民并把数千名不驯服的男女捕回中
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有水陆转运使、诸道转运使、盐铁转运使等。辽南面官亦设有都转运使和转运使。 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一路的财赋、监察,简称为“漕”,有诸路转运使、
说到这个春游其实也还是有很长很长的历史了,话说在唐朝时期就非常的盛行,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唐朝女性在春游的时候会常做哪些事情呢?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值得讨论和探讨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吧!唐朝女性春游常做的事就是:骑马郊游
唐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从身份等级制向贫富分层转化,并产生了一批富民。富民阶层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 唐中叶以前,我国古代主要以身份等级来划分社会。李伯重将唐代社会分为四个等级:一、享有无限特权的等级;二、享有有限特权的等级
唐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财富出现两极分化,并产生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富民阶层。富民作为一个阶层,首先也是“民”,只不过相对于贫民来说拥有更多的财富而已。富民阶层的崛起是唐宋变革最为重要的特征,其对我国古代乡村控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的乡村
唐顺宗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皇帝。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806年,李诵去世,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唐宪宗名李纯。他一生没立皇后,后来的太后郭贵妃,是醉打金枝的升平公主的女儿。宠爱的女子还有才女杜秋,写金缕衣的那个。唐宪宗为了“性福”,不立皇后,虽然满足了一己之欲,却使后宫空虚,皇子们没有威信,无形中淡化了人们对于皇权。唐宪宗虽然创造了元
唐朝中晚期一直是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皇权时常被威胁,甚至有不少皇帝的生命都被宦官掌控,但彻底解决宦官隐患的机会也曾经出现过,只不过没有被重视和实施,把握这个机会的就是唐宪宗李纯。李纯是唐顺宗的长子,他从小就很聪明。有一天,李纯被祖父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李淳,唐宪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唐代第十二位皇帝(805年―820年在位)。贞元四年(788年),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
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李宥,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宪宗第三子,初封建安郡王,后进封遂王。812年,被立为皇太子。820年继位,在位五年(820年―824年在位)。生平简介 唐穆宗李恒,唐宪宗李纯第三子,母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
唐高宗李治是一个气场很弱的老好人,却爱上了史上最强势的女人武则天。也许正是性格反差产生的引力,或者是当年的武媚娘还未曾蜕变成后来的武则天。总之,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的丈夫,李治一生都很无奈。若非他的软弱善良,步步忍让,历史上或许也不会出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临朝称制的女皇,她知人善任,在位期间“君子满朝”;薄税敛赋,平定边患,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缔造了唐王朝的一代盛世。可是,这位看似刚毅冷酷的女皇终究是水做的骨肉,她的爱恨情仇更为她的传奇一生抹上了一层迷
李显是谁的儿子?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是中国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天子、元帅、将军必有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诫也是相传至今。最早记载我国尊师重教的古籍应是《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难后道尊,道尊然
唐伯虎即唐寅,出生在明朝年间的苏州,他从小就天资聪敏,十六岁时第一次参加秀才考试就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件事在整个苏州城引起了轰动。二十九岁时,他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了第一名解元。少年得志的唐伯虎本打算第二年到京城参加会试,走上仕途,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