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马可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尼柯罗·波罗和叔父马菲奥·波罗就不远万里来到元朝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忽必烈热情接见了他们。为炫耀国威,忽必烈决定派使臣出使罗马教廷,任命波罗兄弟担任副使随同前往。不幸的是元朝使臣在途中病倒,只有两位副使回
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出了个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女文学家——李清照,李清照的诗词近千年来一直极受人们欢迎。李清照童年: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李格非为著名学者,曾任礼部员外郎等职,博通经史,能诗善文,很受苏轼的赏识。母亲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
吕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号恩祖,汉族,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和王安石情同师徒,后因事生恨;宦途起伏不定,后半生一直在朝外辗转,历任翰林学士、知军器监、
宋氏北宋太祖赵匡胤皇后 姓名:宋氏生卒年:公元952~995年籍贯:河南洛阳婚配:北宋太祖赵匡胤封号:皇后封后时间:公元968年谥号:孝章皇后宋氏之父宋偓(原名宋廷偓)官至左卫上将军,其母乃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永宁公主。公元967年,宋氏
当蒙古铁骑南侵的时候,百万宋军一击即溃,这时,文天祥挺身而出,站到了抗敌的最前沿。文天祥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的原名叫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中状元后,他又改字宋瑞,后号文山。他从小爱读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是宋神宗时期一场大改革的策划人。“王安石变法”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可惜的是,这场
仁宗时期实行的庆历新政失败了,宋朝国内的社会矛盾没有得到缓和,财政危机又变得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要求改革的 呼声又一次髙涨,一场规模更大的改革运动正在酝酿之中。即便是有范仲淹、包拯这样一些正直的大臣,仁宗在位四十多年却始终不能下定
为了保持边境安宁,赵匡胤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悉心绥抚”,对于那 些不能遵此办理的大臣,不管有多大的功劳,都予以撤换。灵武节度使冯继业经常出兵夺取羌人的羊马,引发骚乱,赵匡胤即罢免冯继业,改用段思恭驻守灵州。段思恭矫正了冯继业的过失,按赵匡胤的
在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中,有些人是思想守旧的既得利益者,也有些人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建树的思想家、政治家,除司马光、文彦博等人之外,还有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的文武官员正在向周恭帝祝贺新年,忽然有人前来报告,说辽国和北汉联合出兵,大举南下侵周。年仅8岁的小皇帝不知如何是好,整个朝廷乱作一团,宰相范质、王 溥连忙命赵匡胤带领大军,北上应战。 赵匡胤跟随周世宗南征北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1142年1月),三十九岁的抗金名将岳飞冤死在大理寺风波亭中。岳飞披坚执锐,将生死置之度外,为抗金大业屡建战功,最终却以“谋反”罪入狱被害,朝野爱国之士无不为此千古奇冤扼腕叹息。时至今日,杭州栖霞岭的岳飞墓前,观瞻者络
才气纵横、文词洒落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留给后世的,不仅有清远俊逸的词作和夫妻志趣相投、同研金石的佳话,还有一个不可轻易而解的谜,即她在赵明诚死后,是否改嫁张汝舟?此谜源于宋代,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录有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以下简称“
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一事一记,互不连贯,最简的记载仅一个字,反映了早期编年体体例的缺陷。《宋史•王安石传》记载安石“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因此,史学史上向有王安石斥《春秋》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但人们常称他为王临川,这是由于他的原籍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关于王安石的籍贯,《宋史•王安石传》《东都事略》等史籍的记载,全是一致的。王安石诞生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市),久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两宋之际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女作家。但她最擅长、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在艺术上独有成就,其词被称为“易安体”,人们称其为婉约派正宗。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文学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也很会做文章。从小
韩侂胄(?一1207年),字节夫,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他与宗室赵汝愚等人拥立宋宁宗赵扩即皇帝位。宁宗即位不久,韩储胄就逐赵汝愚出朝廷。从此,掌握军政大权达13年之久。当权的后期,发动了开禧北伐,曾取得一些进展。同
公元948年,赵匡胤倒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郭威封了他一个相当于现在的排长的小官。赵匡胤胸怀大志,懂得韬光养晦之理,因此,他并不嫌官小,打起仗来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六年后,郭威病逝,赵匡胤就跟了周世宗。当时周世宗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赵
公元960年,原五代时期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做了北宋的开国皇帝,即宋太祖。赵匡胤靠掌握禁军起家,又是以兵变方式夺得政权,因此深知掌握军队的重要。他当了皇帝以后,一方面想方设法陆续解除了自己一些带兵老部下的军
众所周知,宋朝时期北宋的首都在汴京,也叫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而南宋则因为历史原因,首都在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开封大家应该多少都了解,属于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如果说初期定都开封还情有可原,那么统一中原后宋太祖为什么不迁都呢?这其实很让